合肥零碳创新研究中心

项目背景 

  2020年9月22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 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 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因此国内迫切需要加速碳中和有关科技和产品的研发。由于欧洲也确定了2050年实现气候中性,中欧在中和问题上有很大的合作潜力。中欧科技合作对于促进欧洲和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GTC-Hightech作为一家专注于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技术转移公司,与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何继江博士团队合作,拟同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筹建"中欧碳中和科技研究院",以此共同促进中欧碳中和目标的达成,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推进和中国城市实现碳中和提供技术研发和产业孵化的土壤。 

项目内容 

在多方以及已有的国际合作支持下,项目计划在碳中和科技研究院筹设以下五个研究中心。 

  • 中芬能源科技创新中心: 功能包含建筑领域零碳供热技术的研究落地和中芬零碳能源科技孵化器,以及中芬能源产业园的建设,针对合肥市具体需求与市场环境,搭建研发平台,组建中欧专家队伍,探索技术解决方案。其中建筑零碳供热技术的研究包括建筑地下蒸汽管网侧漏的探测技术、现有供热管道水力平衡问题的解决方案、可再生能源使用比率的提高方案以及区域性供暖的碳中和技术路径。 
  • 中德新能源创新中心旨在积极推动德国光伏技术、氢能技术、生物质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合肥的落地。光伏技术包括“农光一体”,建筑光伏一体(BIPV)、光伏芯片、光伏高端服务业、光伏信息服务平台等。氢能技术包括氢能领域的氢气发动机和水热碳化等。生物质能源技术包括高效,富甲烷沼气的生产和利用,以及肥料的生产等。 
  • 中德智能制造碳中和创新中心旨在是加速合肥本地制造企业清洁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最终目标是,在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同时,孵化一批本土的智能制造企业。包括动力锂电池智能拆解回收利用技术以及电动汽车的柔性生产产险技术。 
  • 中欧水务碳中和创新中心基于丹麦以及德国等欧洲国家在水治理技术方面的显著成果,就相关水环境问题治理的核心技术展开中欧合作和技术研发。具体课题包括在磷回收、污泥处理、水资源管理、防洪、管网修复、生态湿地、生态修复和余热利用方面。 
  • 可持续发展中心主要从事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国际交流活动,如策划组织在合肥举办国际会议, 组织合肥及国内其他城市人员进行国际考察,承接联合国在中国及全球项目中有关光伏项目的评审和技术支持等服务。 

合作方式 

GTC-Hightech作为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在合肥中欧碳中和科技研究院的合作伙伴,主要负责其中智能制造碳中和创新中心的筹建。并且对中国客户提供智能制造相关技术支持及培训服务,可根据客户需要进行相应模式的技术合作,并同海外高新技术引进单位共同协助本地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同时在其他新能源领域,也乐意携各碳中和创新中心来推动海外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的落地。 

其他GTC-Hightech-清华大学合作项目:

氢能

交通领域能源转型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